“女性更容易被刷單類詐騙套路”“想在網絡賭博中‘撈’一筆錢回家過年,結果卻竹籃打水一場空”…… 2月16日上午,省律師協會與新法制報聯合舉辦的第685期“公益律師進社區”活動攜手南昌市東湖區普法辦、東湖區司法局,為全區法律明白人、社區工作人員,上了一堂預防電信網絡詐騙普法課。北京天馳君泰(南昌)律師事務所副主任、高級合伙人帥發強律師授課。帥發強通過常見的詐騙類型及案例解讀,教授大家如何防范電信網絡詐騙,以及發現被騙后應該如何處置,幫百姓扎牢自己的“錢袋子”。
亮出反詐清單幫法律明白人“充電”
為預防和減少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發生,增強群眾風險防范意識,東湖區在全區深入開展“發揮‘法律明白人’作用,筑牢預防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第一道防線”主題實踐活動,組織“法律明白人”開展多種形式宣傳教育活動,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防詐反詐意識,全力守護老百姓的“錢袋子”。直播期間,東湖區法律明白人、社區工作人員等紛紛來到直播間“充電”。
“我是農村法律明白人,近段時間也在線上線下宣傳反詐知識。為了讓宣傳更有成效,所以特意來公益律師直播間觀看,‘充電’取經。”來自揚子洲的王先生告訴記者。
哪些電信詐騙高發?什么人更容易被騙?不小心遇到電信詐騙如何補救?直播中,帥發強律師為大家整理出一份反詐清單,簡潔、生動的PPT滿滿都是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的干貨。
“律師的授課非常有趣、實用,既有典型事例分析,又有受騙后補救的措施。”網友紛紛留言。“無法準確確認其身份+電話網絡短信等見不到其真人+提出匯款、轉賬要求=詐騙。公益律師總結的電信詐騙識別公式簡直絕了,以后我們宣傳的時候可以借鑒。”
“不明來電別輕信、匯款詐騙別大意。”公益律師總結的電信詐騙宣傳口號也非常朗朗上口。
警惕穿上返利“外衣”刷單詐騙
“電信詐騙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學習反詐知識非常有必要。”小王是一名在校大學生,此前差點陷入刷單類的網絡詐騙,但是他的同學就沒有那么幸運,陷入刷單返現詐騙后,5800多元學費被騙光。
一開始,小王和同學只是想利用暑假的時間在網上找點兼職賺錢補貼家用。
在進入一個QQ兼職刷單群后,隨即有人主動添加他們為好友并介紹刷單流程,此后,對方又發來刷單教學視頻,讓他們照做。確認學會了之后,對方發來一個二維碼,小王的同學按照對方要求操作后發現錢被轉走了800元,而小王因為余額不足躲過一劫。
小王同學的800元被轉走后,對方又以操作失誤為由讓他們重新掃碼,小王同學再次被騙走了1000元。
對方以之前的業務員操作失誤為由,讓小王的同學重新加了所謂的業務經理的QQ號,業務經理以再刷一單返還全部刷單款為由又騙了小王的同學4000余元。催促對方還錢后,嫌疑人表示24小時內到賬,結果第二天小王的同學就被拉黑了。
“這就是典型的網絡兼職刷單詐騙。”帥發強介紹,詐騙分子通過QQ群、微信群發布兼職廣告,謊稱可通過網絡刷信譽的方式兼職賺錢。其發送二維碼讓受害人掃碼付款進行批量購買虛假商品,前期通過一到兩筆小額的交易,及時返還提成誘騙受害人繼續刷單,然后再以刷一單任務需要完成多筆交易或者系統故障付款不成功,要求被害人重新刷單等各種理由騙取受害人不停地匯款,等受害人發現上當時,對方便將受害人拉黑,從而達到騙取錢財的目的。
“通過持續的反詐宣傳,現在的刷單類電信詐騙,騙子們也學會了‘與時俱進’。”帥發強介紹,以前的刷單詐騙中,所謂引流短信中會出現兼職、刷單這些字眼,現在騙子則會通過送東西,或者用其他返利形式讓大家放松警惕。
六大關鍵詞助你遠離網貸詐騙
手頭有點緊,想通過網絡貸款周轉下,沒想到卻陷入網絡貸款詐騙陷阱。直播中,帥發強律師分享了網絡貸款詐騙案例,并揭開網絡貸款詐騙的層層外衣。
事件的主人公蔣先生因手頭周轉困難,便點開了一條貸款短信中的網絡鏈接,并按要求下載了一款App后,如實填寫了自己的個人信息,頁面顯示朱先生可以申請貸款20萬元。次日上午,一位自稱客服人員的女子打電話告訴蔣先生,其申請已通過。蔣先生在查看后發現確實有20萬元,便綁定銀行卡申請提現。
這時,客服人員說,根據規定蔣先生需要繳納貸款金額百分之六的風險保證金才能提現。繳納過風險保證金后,客服人員又提出,蔣先生需向平臺充值辦理會員才能提現。朱先生完成充值后,再次點擊申請軟件卻顯示銀行卡錯誤。蔣先生詢問客服,對方又讓其下載另一個App,而在App上,對方依舊稱,后臺顯示銀行卡信息錯誤只能通過交30%的解凍費才能提現,如不交,就會涉嫌騙取貸款罪。蔣先生驚慌失措便向對方提供的賬號繼續轉賬。但是,蔣先生發現仍然無法提現,在拒絕繼續轉賬還被客服人員拉黑后,他方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帥發強介紹,春節期間很多人對資金需求比較大,此時,騙子會冒充金融、貸款公司人員,對在網絡上查詢過貸款的特定人群,通過QQ、微信等聊天軟件向受害人發送貸款App下載鏈接。在貸款過程中以交納保證金、銀行卡信息填寫錯誤、解凍資金、征信有問題等各種理由讓受害人轉賬匯款。
“在受害人拒絕轉款的時候,騙子還會偽造銀保監會或者司法部門的紅頭文件來嚇唬受害者。”帥發強表示,正規貸款在放貸前絕不會收取任何費用,辦理貸款一定要到正規金融機構。
“無需任何抵押,貸款先交費,超低利息貸款,貸款無需抵押、只需身份證,無需線下簽署合同,這是網絡貸款詐騙六大關鍵詞。”帥發強提醒,一旦出現這些字眼的時候一定要謹慎。
堅持“十守則”防范電信詐騙
直播授課中,帥發強對常見的六種網絡詐騙行為的詐騙流程進行一一拆解,并就如何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及發現被騙后應該如何處置提出建議。
“詐騙案件中都有一個共同的規律,詐騙分子無論如何花言巧語,手法如何翻新,最后都要落到一個點上,就是要錢。”帥發強提醒大家,千萬不要輕信那種來歷不明的電話、短信,不要輕易透露自己的身份和銀行卡的信息,如果有疑問,要及時打電話給公安機關或者向親朋好友詢問一下。
帥發強還總結了防范電信詐騙“十守則”,包括:手機短信內的鏈接都別點;凡是索要“短信驗證碼”的全是騙子;閉口不談卡號和密碼;不信“接的”,相信“打的”;錢財只進不出,做“貔貅”;釣魚網站要提防;新鮮事要注意;一旦難分假和真,撥打110最放心;凡是無顯示號碼來電的全是騙子;陌生證據莫輕信。
不小心落入電信詐騙陷阱后該如何補救?帥發強建議,發現受騙后要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電話或向當地派出所及時報案,還可第一時間撥打中國銀聯專線95516請求幫助。與此同時,撥打對方賬戶所屬銀行客服電話,輸入你匯款的目標賬號(騙子的賬號),在提示輸入密碼時連續5次輸入錯誤,這時該賬號會自動鎖定24小時,這樣可以為警方破案提供有利時間。為防止騙子用網上銀行轉賬,還可及時登錄該銀行的網上銀行,登錄時輸入目標賬號(騙子的賬號),密碼連續輸錯5次,該賬號網銀將被鎖定24小時。
“有些人總覺得自己不會被騙,但事實上騙子的手段更新快、欺騙性強,稍不注意便容易中計,甚至很多高學歷人才也不例外。”東湖區司法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里除了有關部門加強打擊外,更需要普及防電信詐騙知識,打一場防電信詐騙的人民戰爭,才能讓電信詐騙犯罪越來越少。”
來源:新法制報公益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