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來,新法制報社法治江西全媒體事業部副主任淦丹丹堅持在公益普法一線,組織開展“公益律師進社區”普法活動近700場,參與律師5000余人次,足跡遍布全省,宣傳普及了憲法、民法典、刑法等與社區群眾密切關聯的百余部法律法規。
在南昌市東湖區聆江社區,提起淦丹丹和“公益律師進社區”活動,不少居民都豎起了大拇指。2019年下半年,小區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自從上一個物業撤離后,一直處于無物業管理狀態。小區高樓外墻脫落,存在安全隱患,卻因為沒有物業也沒有業主委員會一直無法修繕。社區干部陶某和淦丹丹聯系后,她當即安排了一場公益普法活動。經過“公益律師”的耐心普法,小區順利成立了業主委員會,由業委會代表居民向房管部門遞交申請提取了房屋維修基金用于維修房屋。
“公益律師進社區”活動進一步拓展了媒體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渠道,探索解決百姓法律需求“最后一公里”問題的新路徑。在一場場普法活動中,淦丹丹和“公益律師進社區”欄目緊緊抓住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法律需求,采取現場活動、律師熱線、網絡咨詢等多種形式,傾聽百姓訴求,引導依法維權,提供法律援助、化解矛盾糾紛。400余萬民眾通過活動現場、律師熱線和網絡咨詢得到法律服務,增強了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意識。
牽頭成立“公益律師”隊伍
淦丹丹還是連接“公益律師”、執法部門與老百姓的橋梁,牽頭成立了千人規模的公益律師隊伍,組織成立了“法潤東湖公益律師志愿團”“高新區法律明白人顧問團”“巾幗公益律師團”等。
經過多年的沉淀,“公益律師進社區”活動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公益普法之路,成為了江西普法的一張名片。2008年全國“法律六進”工作經驗交流會上,省司法廳將此經驗進行了推介,活動還獲全國普法辦充分肯定。同年,“公益律師進社區”也榮獲了2008年度江西新聞獎和江西報刊新聞獎的新聞專欄獎。
來源:新法制報